透视11月金融数据:个人住房贷款企稳回升,不良贷款核减加快、地方化债力度加大影响信贷存量

admin 2024-12-13 21:15:49 阅读:43 评论:0
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4.68万亿元,同比增长7.7%;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24万亿元。,具体到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0...
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4.68万亿元,同比增长7.7%;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24万亿元。,具体到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0.58万亿元,环比多增0.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34万亿元;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7.1%,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5.09万亿元,同比下降3.7%,较上月大幅回升2.4个百分点。,据了解,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11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45%,比上月低2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36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本外币)利率为3.08%,比上月低7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92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市场机构分析指出,11月金融数据受不良资产处置、地方债务化解的影响较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没有减弱,金融数据总体平稳,保持较强的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个人房贷企稳回升,提前还款金额减少,前十一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3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1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8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04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2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286亿元。,具体到11月,住户贷款增加27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000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5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2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701亿元。,从结构上看,住户贷款增速近期已在上升,主要是个人房贷企稳回升。11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创今年下半年以来新高。,随着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显效,个人房贷提前还款现象明显减少。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个人房贷发放量超过4000亿元,提前还款金额减少,提前还款额占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重明显低于8月政策出台前。房地产市场也呈现积极变化,市场交易边际改善,11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近一年半以来首次转正,12月以来成交依旧相对活跃,与金融数据改善相互印证,体现出房地产市场和居民信心的进一步恢复。,同时,11月票据融资新增1223亿元,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稳信贷、稳总量的作用,票据融资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之一。,据悉,信贷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11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87万亿元,同比增长12.8%;“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为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3%。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不良贷款核减加快、地方化债力度加大,影响信贷存量,11月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7%,较上月的8%有所下滑。,业内专家指出,不良资产处置加快、地方化债力度加大,对金融总量数据存在持续影响。其中,贷款核减会导致当月各项贷款余额存量减少,进而影响未来12个月金融总量数据的同比增速。地方化债力度加大,短期地方政府可能加速置换债务,也会影响信贷存量。,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挂牌转让的不良贷款未偿本息及项目数均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据市场机构测算,11月全国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处置不良资产规模近5000亿元。,市场专家普遍认为,从长远看,不良贷款处置有助于金融机构化解存量风险隐患,为后续稳健经营奠定良好基础,也会促进区域金融稳定,改善地方金融生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良贷款核销只是银行账务处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关系并没有改变,不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经营活动。11月也有部分不良贷款是通过打包转让出售,实现不良资产整体出表,此部分不计入社会融资规模,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会有一定影响,但同样不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关系。,此外,地方化债力度加大,短期地方政府可能加速置换债务,影响信贷存量。,据了解,财政部已将新增地方债务限额下达各地,部分省份已经启动发行工作。目前全国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合计金额已基本达到全年计划发行额度。有市场机构调研,融资平台等主体拿到专项债资金后,大部分会在10-20天左右归还债务,其中绝大部分为贷款,以免债券和贷款“两头付息”,估计11月全国约完成近2500亿元地方债务置换,12月还将有更大规模的债务置换。,社融增速较上月持平,2024年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5.6万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与上月持平。,今年前11个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21万亿元,同比少增4.91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241亿元,同比多减167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558亿元,同比多减80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826亿元,同比多增2597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964亿元,同比多减204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93万亿元,同比多257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9.54万亿元,同比多866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16亿元,同比少5007亿元。,11月,政府债券净融资继续支撑社融。,11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22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46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8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9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90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42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310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27亿元。,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定调我国明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专家认为,2024年货币政策取向采取“稳健”,实际运行下来是“适度宽松”,调整后的表述与此前央行反复提及的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是一致的,进一步明示了政策取向,有助于更好地提振市场信心。,同时,货币政策表述调整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大的支持力度,在当前经济回升向好仍面临不少内外部不确定性、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情况下,这是十分必要的,也体现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决策部署。未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会与总体宏观调控思路转变保持一致,更多支持促消费、惠民生。,

透视11月金融数据:个人住房贷款企稳回升,不良贷款核减加快、地方化债力度加大影响信贷存量

2024-12-13 20:09:00 来源:澎湃新闻

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4.68万亿元,同比增长7.7%;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24万亿元。

具体到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0.58万亿元,环比多增0.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34万亿元;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7.1%,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5.09万亿元,同比下降3.7%,较上月大幅回升2.4个百分点。

据了解,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11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45%,比上月低2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36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本外币)利率为3.08%,比上月低7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92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市场机构分析指出,11月金融数据受不良资产处置、地方债务化解的影响较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没有减弱,金融数据总体平稳,保持较强的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个人房贷企稳回升,提前还款金额减少

前十一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3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1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8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04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2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286亿元。

具体到11月,住户贷款增加27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000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5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2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701亿元。

从结构上看,住户贷款增速近期已在上升,主要是个人房贷企稳回升。11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创今年下半年以来新高。

随着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显效,个人房贷提前还款现象明显减少。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个人房贷发放量超过4000亿元,提前还款金额减少,提前还款额占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重明显低于8月政策出台前。房地产市场也呈现积极变化,市场交易边际改善,11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近一年半以来首次转正,12月以来成交依旧相对活跃,与金融数据改善相互印证,体现出房地产市场和居民信心的进一步恢复。

同时,11月票据融资新增1223亿元,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稳信贷、稳总量的作用,票据融资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之一。

据悉,信贷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11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87万亿元,同比增长12.8%;“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为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3%。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不良贷款核减加快、地方化债力度加大,影响信贷存量

11月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7%,较上月的8%有所下滑。

业内专家指出,不良资产处置加快、地方化债力度加大,对金融总量数据存在持续影响。其中,贷款核减会导致当月各项贷款余额存量减少,进而影响未来12个月金融总量数据的同比增速。地方化债力度加大,短期地方政府可能加速置换债务,也会影响信贷存量。

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挂牌转让的不良贷款未偿本息及项目数均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据市场机构测算,11月全国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处置不良资产规模近5000亿元。

市场专家普遍认为,从长远看,不良贷款处置有助于金融机构化解存量风险隐患,为后续稳健经营奠定良好基础,也会促进区域金融稳定,改善地方金融生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良贷款核销只是银行账务处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关系并没有改变,不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经营活动。11月也有部分不良贷款是通过打包转让出售,实现不良资产整体出表,此部分不计入社会融资规模,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会有一定影响,但同样不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关系。

此外,地方化债力度加大,短期地方政府可能加速置换债务,影响信贷存量。

据了解,财政部已将新增地方债务限额下达各地,部分省份已经启动发行工作。目前全国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合计金额已基本达到全年计划发行额度。有市场机构调研,融资平台等主体拿到专项债资金后,大部分会在10-20天左右归还债务,其中绝大部分为贷款,以免债券和贷款“两头付息”,估计11月全国约完成近2500亿元地方债务置换,12月还将有更大规模的债务置换。

社融增速较上月持平

2024年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5.6万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与上月持平。

今年前11个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21万亿元,同比少增4.91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241亿元,同比多减167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558亿元,同比多减80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826亿元,同比多增2597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964亿元,同比多减204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93万亿元,同比多257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9.54万亿元,同比多866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16亿元,同比少5007亿元。

11月,政府债券净融资继续支撑社融。

11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22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46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8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9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90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42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310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27亿元。

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定调我国明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专家认为,2024年货币政策取向采取“稳健”,实际运行下来是“适度宽松”,调整后的表述与此前央行反复提及的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是一致的,进一步明示了政策取向,有助于更好地提振市场信心。

同时,货币政策表述调整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大的支持力度,在当前经济回升向好仍面临不少内外部不确定性、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情况下,这是十分必要的,也体现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决策部署。未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会与总体宏观调控思路转变保持一致,更多支持促消费、惠民生。

版权声明

本站属个体站点,非官方网站。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系统自动采集,不保证其真实性,敬请自行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并请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联系QQ:1755043837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2024 年小学生时事新闻:不容错过的

    2024 年小学生时事新闻:不容错过的
    作为一名小学生,了解时事对于开阔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以下是2024年不容错过的时事要闻: 中国探月计划再创佳绩 2024年,中国计划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背面,带回月球样品。 这将是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集样品,有助于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化。 5G技术全面普及 5G技术以其超高速率和低延迟,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2024年,5G网络预计将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为智能家居、自动...
  • 陆军政委陈辉晋升上将新晋升,成为共和国第一位在军改后由少将直接晋升至上将的军官

    陆军政委陈辉晋升上将新晋升,成为共和国第一位在军改后由少将直接晋升至上将的军官
    近日,解放军重要人士调整,陆军政委陈辉晋升上将军衔,成为共和国第一位在军改后由少将直接晋升至上将的军官。 陈辉1963年出生,河南商水人,早年毕业于解放军南阳陆军学院合成指挥专业,历任陆军第81集团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副司令员,第78集团军军长,中部战区陆军司令员等职。2022年4月,陈辉担任陆军政委。 在担任中部战区陆军司令员期间,陈辉大力推进战区建设和改革创新,完善实战化训练体系,培养了一批实战化新型军事人才。他注重部队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建设成效显著。在...
  • 江森任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江森任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据中建南方投资消息,12月18日,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领导班子职务调整: 周勇同志不再担任中建南方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职务; 杨昌德同志不再担任中建南方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职务; 任命江森同志任中建南方党委书记、董事长。 本次职务调整是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关要求,并经集团公司党委同意后进行的。新任职的同志将带领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
  • 传播正能量之光,让生命之花绽放无际

    传播正能量之光,让生命之花绽放无际
    正能量就像一束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驱散阴霾,激发希望。当我们传播正能量时,我们就成为了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他人走出迷茫,拥抱光明。让正能量之光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生命之花绽放出无际的美丽。 正能量的意义 正能量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包括感恩、宽容、善良、希望和坚强。它是我们面对逆境时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它能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梦想。正能量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力量,它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好。 传...
  • 18. 正能量的灯塔:点亮通往辉煌未来的道路

    18. 正能量的灯塔:点亮通往辉煌未来的道路
    在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遇到迷茫和挫折。在这时,我们需要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给予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正能量就是这样的灯塔,它照亮着我们的内心,点燃我们的希望,引领我们走向辉煌的未来。 正能量的来源 正能量来自多个方面,包括: 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明天会更好,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乐观。 良好的环境:周围的人和事物对我们的情绪和心态有很大的影响。选择积极向上的人和环境,可以给我们带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