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境外再保险企业来沪洽谈,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提速

admin 2025-03-16 13:07:00 阅读:67 评论:0
交织着技术突破、国际贸易、全球协作场景的再保险业务,与上海的经济发展特点不谋而合——三大先导产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五个中心”的重要一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每天都在和全世界发生着资金往来,中国已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二大保险市...
交织着技术突破、国际贸易、全球协作场景的再保险业务,与上海的经济发展特点不谋而合——三大先导产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五个中心”的重要一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每天都在和全世界发生着资金往来,中国已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但2023年我国再保险保费大约只占直保保费的4.2%,与全球领先水平相比,市场潜力巨大——而上海无疑是参与这个市场的最佳入口,最近,劳合社中国市场发展部总监陈琦观察到,有越来越多的境外再保险企业,不满足于邮件交流,而是来到上海和再保险客户当面洽谈。,2023年6月,面向全球的国际再保险交易市场(即再保险“国际板”)在上海启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临港新片区全面启动国际再保险功能区建设,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不到两年时间,聚焦再保险领域的险企正在上海不断集聚。近日,浙商财产保险、安盛环球再保险、中银保险、太平再保险四家险企获批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截至今年2月底,17家保险公司、4家再保险公司获批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1家再保险公司获批筹建分公司,4家经纪公司获批设立经营再保险业务的分支机构。,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显然已经进入了加速通道。,一个必然趋势,在劳合社主席布鲁斯·布朗看来,“因为有了刹车,人们才敢于放心大胆地踩下油门”。保险也是一样,在经济航船破浪前行之时,风险共担机制是重要的压舱石。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速度和高度,保险机构自身对风险分散的需求也相应提升,再保险市场的酝酿和生长就是一个必然趋势。,再保险,是保险公司为了分散风险,将一部分或全部承保的风险责任转移给其他再保险公司的一种业务行为,以确保险企在面对大规模赔付要求时的财务稳定,核心是风险共担。,在一些场景下,再保险的作用会格外突出。,风险过高的高保额保单就是一类。如果单笔或累计风险过高,就需要将保单的风险进行分散。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风险高、投入高、技术门槛也高,传统保险模式难以满足其大规模、复杂的风险保障需求。三年前,18家险企共同组建了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组建以来,单个项目保障额度突破250亿元,保障能力是集成电路共保体成立前的1.5倍。,风险复杂的特殊风险保单也在此列。航运保险由于其标的物价值大,信息不对称,面临极端天气、国际冲突等风险,同时保险标的活动范围广,风险复杂,出险理赔地点不确定,要求承保方在全球有广泛服务网络,且依赖国际规则厘清责任和处理纠纷,往往需通过国际再保险市场提升承保能力和稳健性。,不难发现,交织着技术突破、国际贸易、全球协作场景的再保险业务,与上海的经济发展特点不谋而合——三大先导产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五个中心”的重要一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每天都在和全世界发生着资金往来……,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上海要链接市场、链接全球,无疑需要拿出开拓、创新和开放的闯劲,而这样的闯劲,无疑需要一个强大稳定的后盾。,建设面向国际的再保险中心,就是一个绝佳的后盾。这一方面能够提升上海在全球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领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让上海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的风险分散和治理,提升中国在全球再保险领域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在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上海自贸试验区分公司副总经理尧金仁看来,上海加快推进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是一个必然趋势,“五个中心”联动发展可以为再保险市场提供充足“养料”,再保险市场也能够托底创新业务、反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一个首选城市,布鲁斯·布朗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劳合社总部大楼所在的英国伦敦金融城,有非常多的咖啡店。 下转 3版(上接第1版)随意走进一家,都能够同时听到律师、财务人员、金融从业者的谈话。这里是信息交换场所,也是生意发生的地方。,这样的场景在300多年前的伦敦泰晤士河畔已经出现。劳合社的前身,正是一家咖啡馆。那时,经营远洋航海业的船东、船长、贸易商、经纪人经常在此交换航运和贸易信息,商谈融资借款、保险和贸易等业务。一来二去,这里逐渐成了专业的保险业务交易场所。,在300多年后的黄浦江畔,上海有着比伦敦金融城更大的咖啡店密度,有着同样便利的信息交流,也有着更多的船长和商人。来自伦敦的劳合社,此前把首个海外子公司劳合社中国的总部放在了上海。“上海拥有完善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深厚的国际贸易根基、卓越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更是一座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国际化大都市。”布鲁斯·布朗表示。,和劳合社一样把上海作为首选的境外再保险机构还有很多,因为这里有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国已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但2023年我国再保险保费大约只占直保保费的4.2%,与全球领先水平相比,市场潜力巨大——而上海无疑是参与这个市场的最佳入口。,作为一座超大城市,上海不仅有高达3650万亿元的金融市场交易总额,有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更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16家、80家“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超过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浓度,构建起保险需求的核心策源地。,上海的发展需要国际险企的助力,国际险企也看重这座城市的潜力。有交易环境、有市场潜力、有集聚效应,上海再保险中心建设无疑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一个强劲势头,滴水湖畔,入驻了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的国际再保险大厦里,1至2层新建的交易大厅可容纳110个交易席位,让再保险的供需双方能坐在同一张桌子前洽谈业务。楼上的空间,则为再保险机构办公预备。这样一来,交易磋商、出单结算可以在一栋大楼里当场完成。一层大厅则有一块电子巨幕,实时更新再保险交易数据和明细。,这是再保险交易的代表性场所,也体现了再保险“国际板”生态圈的核心功能。2024年8月,《关于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在临港新片区建设要素集聚、业务集中、交易活跃、规则完善的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再保险中心。,相比于直保,再保险业务更复杂、对承保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好在,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已经展现出了强劲势头——,除了不断增加的入驻机构,登记保费也持续上升。截至3月14日11时,根据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官网数据统计,登记保费中分出保费超过862亿元,分入保费则超过79亿元。,同时,市场创新持续涌现。目前已有多个首例首单在临港国际再保险功能区落地,完成首家国际分入保费规模超20亿元的案例、推动首批专业再保险机构入驻、实现首单场内全流程再保险交易……一个要素丰富、交易活跃的再保险生态圈已初步显现。,今天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的战略价值,无疑已超越产业范畴,成为制度型开放的关键落子。业内人士建议,在首单之后,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更要形成规模效应,在适应国际标准后,通过构建自主风控模型、培育本土精算力量、加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等方式,真正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越来越多境外再保险企业来沪洽谈,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提速

2025-03-16 07:51:00 来源:解放日报 选稿:费一妍

交织着技术突破、国际贸易、全球协作场景的再保险业务,与上海的经济发展特点不谋而合——三大先导产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五个中心”的重要一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每天都在和全世界发生着资金往来

中国已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但2023年我国再保险保费大约只占直保保费的4.2%,与全球领先水平相比,市场潜力巨大——而上海无疑是参与这个市场的最佳入口

最近,劳合社中国市场发展部总监陈琦观察到,有越来越多的境外再保险企业,不满足于邮件交流,而是来到上海和再保险客户当面洽谈。

2023年6月,面向全球的国际再保险交易市场(即再保险“国际板”)在上海启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临港新片区全面启动国际再保险功能区建设,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不到两年时间,聚焦再保险领域的险企正在上海不断集聚。近日,浙商财产保险、安盛环球再保险、中银保险、太平再保险四家险企获批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截至今年2月底,17家保险公司、4家再保险公司获批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1家再保险公司获批筹建分公司,4家经纪公司获批设立经营再保险业务的分支机构。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显然已经进入了加速通道。

一个必然趋势

在劳合社主席布鲁斯·布朗看来,“因为有了刹车,人们才敢于放心大胆地踩下油门”。保险也是一样,在经济航船破浪前行之时,风险共担机制是重要的压舱石。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速度和高度,保险机构自身对风险分散的需求也相应提升,再保险市场的酝酿和生长就是一个必然趋势。

再保险,是保险公司为了分散风险,将一部分或全部承保的风险责任转移给其他再保险公司的一种业务行为,以确保险企在面对大规模赔付要求时的财务稳定,核心是风险共担。

在一些场景下,再保险的作用会格外突出。

风险过高的高保额保单就是一类。如果单笔或累计风险过高,就需要将保单的风险进行分散。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风险高、投入高、技术门槛也高,传统保险模式难以满足其大规模、复杂的风险保障需求。三年前,18家险企共同组建了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组建以来,单个项目保障额度突破250亿元,保障能力是集成电路共保体成立前的1.5倍。

风险复杂的特殊风险保单也在此列。航运保险由于其标的物价值大,信息不对称,面临极端天气、国际冲突等风险,同时保险标的活动范围广,风险复杂,出险理赔地点不确定,要求承保方在全球有广泛服务网络,且依赖国际规则厘清责任和处理纠纷,往往需通过国际再保险市场提升承保能力和稳健性。

不难发现,交织着技术突破、国际贸易、全球协作场景的再保险业务,与上海的经济发展特点不谋而合——三大先导产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五个中心”的重要一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每天都在和全世界发生着资金往来……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上海要链接市场、链接全球,无疑需要拿出开拓、创新和开放的闯劲,而这样的闯劲,无疑需要一个强大稳定的后盾。

建设面向国际的再保险中心,就是一个绝佳的后盾。这一方面能够提升上海在全球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领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让上海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的风险分散和治理,提升中国在全球再保险领域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在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上海自贸试验区分公司副总经理尧金仁看来,上海加快推进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是一个必然趋势,“五个中心”联动发展可以为再保险市场提供充足“养料”,再保险市场也能够托底创新业务、反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一个首选城市

布鲁斯·布朗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劳合社总部大楼所在的英国伦敦金融城,有非常多的咖啡店。 下转 3版(上接第1版)随意走进一家,都能够同时听到律师、财务人员、金融从业者的谈话。这里是信息交换场所,也是生意发生的地方。

这样的场景在300多年前的伦敦泰晤士河畔已经出现。劳合社的前身,正是一家咖啡馆。那时,经营远洋航海业的船东、船长、贸易商、经纪人经常在此交换航运和贸易信息,商谈融资借款、保险和贸易等业务。一来二去,这里逐渐成了专业的保险业务交易场所。

在300多年后的黄浦江畔,上海有着比伦敦金融城更大的咖啡店密度,有着同样便利的信息交流,也有着更多的船长和商人。来自伦敦的劳合社,此前把首个海外子公司劳合社中国的总部放在了上海。“上海拥有完善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深厚的国际贸易根基、卓越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更是一座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国际化大都市。”布鲁斯·布朗表示。

和劳合社一样把上海作为首选的境外再保险机构还有很多,因为这里有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国已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但2023年我国再保险保费大约只占直保保费的4.2%,与全球领先水平相比,市场潜力巨大——而上海无疑是参与这个市场的最佳入口。

作为一座超大城市,上海不仅有高达3650万亿元的金融市场交易总额,有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更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16家、80家“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超过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浓度,构建起保险需求的核心策源地。

上海的发展需要国际险企的助力,国际险企也看重这座城市的潜力。有交易环境、有市场潜力、有集聚效应,上海再保险中心建设无疑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强劲势头

滴水湖畔,入驻了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的国际再保险大厦里,1至2层新建的交易大厅可容纳110个交易席位,让再保险的供需双方能坐在同一张桌子前洽谈业务。楼上的空间,则为再保险机构办公预备。这样一来,交易磋商、出单结算可以在一栋大楼里当场完成。一层大厅则有一块电子巨幕,实时更新再保险交易数据和明细。

这是再保险交易的代表性场所,也体现了再保险“国际板”生态圈的核心功能。2024年8月,《关于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在临港新片区建设要素集聚、业务集中、交易活跃、规则完善的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再保险中心。

相比于直保,再保险业务更复杂、对承保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好在,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已经展现出了强劲势头——

除了不断增加的入驻机构,登记保费也持续上升。截至3月14日11时,根据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官网数据统计,登记保费中分出保费超过862亿元,分入保费则超过79亿元。

同时,市场创新持续涌现。目前已有多个首例首单在临港国际再保险功能区落地,完成首家国际分入保费规模超20亿元的案例、推动首批专业再保险机构入驻、实现首单场内全流程再保险交易……一个要素丰富、交易活跃的再保险生态圈已初步显现。

今天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的战略价值,无疑已超越产业范畴,成为制度型开放的关键落子。业内人士建议,在首单之后,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更要形成规模效应,在适应国际标准后,通过构建自主风控模型、培育本土精算力量、加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等方式,真正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版权声明

本站属个体站点,非官方网站。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系统自动采集,不保证其真实性,敬请自行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并请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联系QQ:1755043837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异动快报:中马传动(603767)3月14日10点11分触及涨停板

    异动快报:中马传动(603767)3月14日10点11分触及涨停板
    证券之星3月14日盘中消息,10点11分中马传动(603767)触及涨停板。目前价格15.71,上涨10.01%。其所属行业汽车零部件目前下跌。领涨股为苏奥传感。该股为大农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零部件概念热股,当日大农业概念上涨0.95%。 3月13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4557.61万元,占总成交额14.95%,游资资金净流入380.44万元,占总成交额1.25%,散户资金净流入4177.17万元,占总成交额13.7%。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 股票行情快报:致尚科技(301486)4月1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855.48万元

    股票行情快报:致尚科技(301486)4月1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855.48万元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4月1日收盘,致尚科技(301486)报收于52.74元,上涨0.27%,换手率4.32%,成交量3.41万手,成交额1.81亿元。 4月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855.48万元,占总成交额10.26%,游资资金净流入340.36万元,占总成交额1.88%,散户资金净流出2195.85万元,占总成交额12.15%。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见下表: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 后巴: 巴拿马运河扩建后的全球贸易格局

    后巴: 巴拿马运河扩建后的全球贸易格局
    后巴:巴拿马运河扩建后的全球贸易格局引言巴拿马运河扩建于2016年完工,为全球贸易格局带来了重大变革。扩建后的运河允许更大的船舶通过,极大地提高了运力,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后巴时代的全球贸易格局,重点关注扩建对航运、物流和贸易模式的影响。航运业的变革巴拿马运河扩建为航运业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扩建后,新巴拿马型船可以运载高达14000个标准箱(TEU),是大巴拿马型船(9200 TEU)容量的1.5倍。这些巨型船舶的出现导致了运费的下降和航行时间的缩短。巨型船...
  • 异动快报:*ST威帝(603023)1月22日14点26分触及涨停板

    异动快报:*ST威帝(603023)1月22日14点26分触及涨停板
    证券之星1月22日盘中消息,14点26分*ST威帝(603023)触及涨停板。目前价格2.96,上涨4.96%。其所属行业汽车零部件目前下跌。领涨股为晋拓股份。该股为传感器,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概念热股。 1月22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68.15万元,占总成交额9.13%,游资资金净流入122.04万元,占总成交额16.35%,散户资金净流出53.89万元,占总成交额7.22%。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ST威帝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如下:...
  • 永达股份(001239)3月21日14点47分触及涨停板

    永达股份(001239)3月21日14点47分触及涨停板
    证券之星3月21日盘中消息,14点47分永达股份(001239)触及涨停板。目前价格19.8,上涨10.0%。其所属行业工程机械目前上涨。领涨股为邵阳液压。该股为风电,机械概念热股,当日风电概念上涨1.01%,机械概念上涨0.89%。 永达股份的投资逻辑如下:1、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金源高端装备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高速重载齿轮锻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部分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3月2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3939.97万元,占总成交额26.48%,游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