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年轻人先啃老,起码啃3年?

admin 2024-12-24 10:21:19 阅读:52 评论:0
  近日,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在上海的秋招圆桌讨论上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有条件的年轻人可以啃几年老,起码啃3年”。“爆炸言论”一出就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对此,有网友认为梁教授太懂年轻人了,可以帮助他们减压;有网友则认为...

  近日,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在上海的秋招圆桌讨论上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有条件的年轻人可以啃几年老,起码啃3年”。“爆炸言论”一出就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对此,有网友认为梁教授太懂年轻人了,可以帮助他们减压;有网友则认为该建议非常“雷人”。还有人提出,别忽略了梁教授提出的“有条件”这一重要前提,片面解读曲解本意。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是一位年轻人颇为喜欢的“专家”,经常在网上给“95后”、“00后”解答人生烦恼。

  他提倡的大学生毕业后可以“啃老”三年,是说支持那些有一定家庭支持的年轻人,在毕业后的三年内暂时依靠父母的帮助,利用这段时间去探索世界、认识差异,发掘自身兴趣,开拓视野,逐步规划人生方向。

  这里的“啃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依赖父母、不劳而获,而是指年轻人在寻找人生道路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父母的支持,去探索、去尝试,从而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当前很多父母过于注重孩子的安身立命,急于为他们找到所谓的“理想工作”,而忽视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和机会。英国青年平均在35-36岁才开始购买房子,且多为贷款,而中国青年的平均购房年龄却全球最低,仅为26岁。

  青春时代最需要的是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而不是过早地被房子等物质条件所束缚。

  在此之前,梁永安也曾提到过,这种为了寻找兴趣而“啃老”的行为类似于gap year(即“间隔年”,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绝不是不劳而获式的依赖。

  对于那些没有条件的年轻人,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他们的父母维持生活本就十分辛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我们来看看网友的反应:

  有网友认为这个建议非常好,道出了年轻人的心声:

  有网友认为即使是gap year,也适合在大学时进行,鼓励从大一开始找实习机会:

  有网友提出啃老要考虑父母的想法:

  还有网友担心习惯了啃老很难再上班:

  “啃老”这个话题,

  戳中了许多普通家庭共有的困境:

  父母应该怎样恰当地扶持已成年的子女?

  现实中,

  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一样,

  对待的态度也各有不同。

  “啃老”用英语怎么说?

  难道是bite the old?

  “啃老”用英语要怎么说?有人觉得就是bite the old,但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看bite the old这个说法,bite是“咬”的意思,强调的是用牙齿咬进某物,但是在这里,“啃老”只是字面意义上的意思吗?并不是。

  “啃老”指的是具有谋生能力的成年人还靠父母供养,所以“啃老”就不是单纯的“bite the old”。

  了解“啃老”的意思之后,那么“啃老”用英语到底怎么说呢?我们可以说live off one's parents。

  例:

  He did not make much money as a photographer and had to live off his parents.

  作为一个摄影师,他的收入不多,因此不得不啃老。

  那么,知道了“啃老”的说法,你还知道“啃老族”的英文表达吗?其实用NEET表示就行,这是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ning的简称

  例:

  Recently, the number of NEET in China is growing gradually.

  近年来,“啃老族”在中国的数量呈现出日渐增长的态势。

  “妈宝男”的英语表达

  “妈宝男”是指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都以妈妈是对的,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的男人。亦指那些被妈妈宠坏了的孩子。

  在英文中,有相对应的称谓像是“mother's boy”、“mummy's boy”以及“mama's boy”都可以。

  例句:

  There are so many mama's boy in modern society.

  现在社会有很多娇生惯养的男孩。

  但也有一种含义,就是妈妈的宝贝儿子,从妈妈的角度分析,表达儿子永远是妈妈心里的宝贝。这类人通常不太成熟,其更为贬义的说法便是“奶嘴男”,无法从精神层面“断奶”,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白岩松谈年轻人被批啃老:

  不要总用啃老批评年轻人

  白岩松谈年轻人被批啃老:不要总用啃老批评年轻人

  Bai Yansong on young people being criticized for relying on their parents: Stop always using the term "relying on parents" to criticize the youth

  如果我们的托儿所、托幼所都解决得很好的话,就不会让父母大老远跑到年轻人的家里替他看孩子被 “啃”。

  If our childcare and nursery facilities are well-managed, parents wouldn't have to travel far to their children's homes to help take care of their grandchildren and be "relied upon."

  当然,我们不能再用 “啃老” 这个词。Of course, we should no longer use the term "relying on parents."

  如果年轻人的就业相对来说比较顺利,而且工资在不断增长,那么也不用老人来给他补贴。

  If young people find employment relatively smoothly and their wages continue to grow, there would be no need for the elderly to subsidize them.

  所以是我们为年轻人做得不够,但是却发明了一个 “啃老” 这样一个词,变成了好像这些责任在年轻人的身上,我觉得这是错的,我们真应该同情现在的年轻人,也要共情。

  Thus, it is we who have not done enough for the youth, yet we coined the term "relying on parents," making it seem as if the responsibility lies with the young people. I think this is wrong; we should truly sympathize and empathize with the youth today.

  但是仅有同情和共情不够,我们更需要做很多的事情,希望今年两会上提到为家庭减负,首先看到的是年轻一代的减负,因为解决了他们的负担的话,小的老的都是受益者。

  However, mere sympathy and empathy are not enough; we need to do much more. I hope that at this year's Two Sessions, the focus on reducing the burden on families will primarily address the burden on the younger generation, because if their burden is alleviated, both the young and the old will benefit.

  文章来源:CATTI中心

  【特别声明】本公众平台除特别注明原创或授权转载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并没有任何商业目的。本公号尊重知识产权,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后台,本公号将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属个体站点,非官方网站。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系统自动采集,不保证其真实性,敬请自行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并请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联系QQ:1755043837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2024 年小学生时事新闻:不容错过的

    2024 年小学生时事新闻:不容错过的
    作为一名小学生,了解时事对于开阔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以下是2024年不容错过的时事要闻: 中国探月计划再创佳绩 2024年,中国计划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背面,带回月球样品。 这将是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集样品,有助于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化。 5G技术全面普及 5G技术以其超高速率和低延迟,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2024年,5G网络预计将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为智能家居、自动...
  • 陆军政委陈辉晋升上将新晋升,成为共和国第一位在军改后由少将直接晋升至上将的军官

    陆军政委陈辉晋升上将新晋升,成为共和国第一位在军改后由少将直接晋升至上将的军官
    近日,解放军重要人士调整,陆军政委陈辉晋升上将军衔,成为共和国第一位在军改后由少将直接晋升至上将的军官。 陈辉1963年出生,河南商水人,早年毕业于解放军南阳陆军学院合成指挥专业,历任陆军第81集团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副司令员,第78集团军军长,中部战区陆军司令员等职。2022年4月,陈辉担任陆军政委。 在担任中部战区陆军司令员期间,陈辉大力推进战区建设和改革创新,完善实战化训练体系,培养了一批实战化新型军事人才。他注重部队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建设成效显著。在...
  • 江森任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江森任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据中建南方投资消息,12月18日,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领导班子职务调整: 周勇同志不再担任中建南方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职务; 杨昌德同志不再担任中建南方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职务; 任命江森同志任中建南方党委书记、董事长。 本次职务调整是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关要求,并经集团公司党委同意后进行的。新任职的同志将带领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
  • 传播正能量之光,让生命之花绽放无际

    传播正能量之光,让生命之花绽放无际
    正能量就像一束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驱散阴霾,激发希望。当我们传播正能量时,我们就成为了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他人走出迷茫,拥抱光明。让正能量之光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生命之花绽放出无际的美丽。 正能量的意义 正能量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包括感恩、宽容、善良、希望和坚强。它是我们面对逆境时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它能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梦想。正能量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力量,它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好。 传...
  • 18. 正能量的灯塔:点亮通往辉煌未来的道路

    18. 正能量的灯塔:点亮通往辉煌未来的道路
    在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遇到迷茫和挫折。在这时,我们需要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给予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正能量就是这样的灯塔,它照亮着我们的内心,点燃我们的希望,引领我们走向辉煌的未来。 正能量的来源 正能量来自多个方面,包括: 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明天会更好,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乐观。 良好的环境:周围的人和事物对我们的情绪和心态有很大的影响。选择积极向上的人和环境,可以给我们带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