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 | 新民晚报年终图集④:速度与激情

admin 2024-12-27 22:20:23 阅读:46 评论:0
  【编者按】,  2024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新民晚报摄影记者依然忙碌在街头巷尾,奔波在新闻现场,用镜头记录光阴流转、见证城市变迁。一枚枚时光切片里,低头见市井,昂首观时代。,时光荏苒,这一年,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于这个时代的记录。12月1...
  【编者按】,  2024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新民晚报摄影记者依然忙碌在街头巷尾,奔波在新闻现场,用镜头记录光阴流转、见证城市变迁。一枚枚时光切片里,低头见市井,昂首观时代。,时光荏苒,这一年,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于这个时代的记录。12月16日起,新民晚报推出摄影记者年度作品集,邀你一起在影像世界里,回看2024年的真实和力量,共赴2025年的新旅程。  ,
,速度与激情,2024年,上海市政建设交出了一份写满“速度与激情”的答卷。,历经10年,北横通道东段隧道于8月全面贯通,30分钟就能穿越6个中心城区,大幅缩短市区内通勤时间。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通车,将两大机场的通勤时间“压缩”到40分钟,极大地方便市民和旅客出行。上海松江站近日投用,将与上海虹桥站、在建的上海东站形成上海铁路客运枢纽新格局,也为长三角一体化继续注入新鲜“血液”。此外,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之一耀雪冰雪世界迎客,已成为冰雪消费的一方热土。,市民身边的“小而美”同样佳音频传:首批7个智慧停车场库上线公开测试,停车、寻车“不用抓狂”;嘉定远香湖畔新添的“城市会客厅”——乔山健康文化中心成“网红”;20多岁的浦东名人苑公园引入水生态修复系统后重焕新生……,这一年,上海的“增长极”隐藏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变化中。这背后的每一份激情,都是追逐梦想;每一次加速,都在渴望超越。,
,,2024年2月27日,临港耀雪冰雪世界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在距离地面近百米处,一套屋顶缆车系统业已基本安装到位。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4月26日,北横通道东段隧道(黄兴路上层隧道)进行路面摊铺。这是全国首次隧道内无人摊铺设备的应用,也是隧道主线通车前的冲刺作业。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6月13日,正在进行热滑调试的17号线西延伸段列车驶过拦路港大桥。为了不影响白天正常运营,调试都在夜间运营结束后至次日运营前短短3个小时内进行。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6月14日上午,泰和路高架大修,高架桥面的老旧沥青正在进行铣刨,新旧板梁也在同步更换中。由于施工工艺的改进,大修工程并不影响另一侧车道的通行。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6月20日,浦东新区名人苑城市更新项目基本完成。项目团队历经多轮讨论试验,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引入水生态修复系统,还给居民一片清澈的湖景。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6月21日,上海市首批7个智慧停车场库上线公开测试。市民下载“上海停车”APP,在其中的“智慧停车场(库)”栏目即可进入查询页面,也可以直接扫描张贴在停车场内二维码,进入智慧停车场(库)页面,体验智慧停车。图为光大安石虹桥中心地下停车场内,司机可通过手机导航寻找车位。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2024年7月13日,作为嘉定区远香文化环10个建筑小品其中之一的乔山健康文化中心正式启用。乔山健康文化中心从空中俯瞰整体呈现“J”字形轮廓,不仅是乔山英文“Johnson”的首字母,也代表着嘉定的汉语拼音“Jiading”首字母。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2024年8月2日,在历经十年建设之后,北横通道实现全线贯通。今后来自中环或北翟路地道的车辆,按60公里时速计,30分钟内就可横跨长宁、普陀、静安、黄浦、虹口、杨浦六个行政区,到达周家嘴路内江路。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0月21日,方厅水院项目初现雏形。方厅水院位于长三角原点太浦河上,这里是沪苏浙两省一市行政边界交汇点,两座廊桥跨越太浦河、连通沪苏浙,是示范区地标性核心项目水乡客厅的“最核心”部分。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0月28,沪苏通铁路吴淞口长江隧道越江段实现双线贯通。沪苏通铁路太仓至四团段吴淞口长江隧道越江段为双洞单线水底隧道,总长度7.275千米。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0月31日,在轨交市域线崇明线东滩站工地基坑内,“宏润54号”盾构机刀盘面向洞口启动运转,并往陈家镇站方向缓缓推进,这标志着崇明线在崇明岛上的首条车站区间隧道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1月4日,备受关注的张园东区二期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大规模地下空间施工。为了实现文保建筑地下空间的开发需求,建工二建集团自研的自行走低净空钻孔灌注桩桩机投入使用,其高度仅3.03米。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1月13日,,随着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二期呼兰路站至爱辉路站区间上行线盾构机破土而出。该段区间盾构的顺利接收标志着18号线二期盾构区间全线贯通。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1月17日,在400余辆混凝土搅拌车、12台汽车泵连续施工40小时后,建设中的“浦西第一高楼”北外滩91街坊项目顺利完成近4万立方米混凝土底板一次浇筑成型,成功筑底。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1月20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主体工程正式开工。整个四期工程于2022年1月4日开工,预计于2028年建成。本次开工的T3航站楼是四期工程中的核心工程,主要包括航站楼及配套业务用房工程、航站区机坪工程等。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1月26日,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工程西岑站已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的安全评估,具备初期运营条件。新建成的西岑站屋面造型就像一把徐徐展开的折扇,象征着海纳百川、包容共济的上海城市精神。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2024年11月28日,随着最后一片网壳精准安装到位,G60科创云廊二期工程的“云顶网壳”顺利合龙。二期合龙后,整个云廊的云顶总长达1.5公里,展现出“云中巨舰”震撼人心的恢宏气势。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2024年12月26日,伴随沪苏湖高铁的开通运营,上海松江站同步建成投用。同时,该站成为沪苏湖高铁、沪昆高铁、沪昆铁路并站的大型车站,与既有的上海虹桥站、在建的上海东站形成了上海铁路客运枢纽新格局。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2月27日,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正式启用运行。该线的启用让上海两大机场之间的交通时间缩短至最快40分钟。图为2024年12月20日,机场联络线列车正在试运行。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回眸2024 | 新民晚报年终图集④:速度与激情

2024-12-27 16:30:00 来源:新民网

  【编者按】

  2024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新民晚报摄影记者依然忙碌在街头巷尾,奔波在新闻现场,用镜头记录光阴流转、见证城市变迁。一枚枚时光切片里,低头见市井,昂首观时代。

时光荏苒,这一年,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于这个时代的记录。12月16日起,新民晚报推出摄影记者年度作品集,邀你一起在影像世界里,回看2024年的真实和力量,共赴2025年的新旅程。  



速度与激情

2024年,上海市政建设交出了一份写满“速度与激情”的答卷。

历经10年,北横通道东段隧道于8月全面贯通,30分钟就能穿越6个中心城区,大幅缩短市区内通勤时间。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通车,将两大机场的通勤时间“压缩”到40分钟,极大地方便市民和旅客出行。上海松江站近日投用,将与上海虹桥站、在建的上海东站形成上海铁路客运枢纽新格局,也为长三角一体化继续注入新鲜“血液”。此外,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之一耀雪冰雪世界迎客,已成为冰雪消费的一方热土。

市民身边的“小而美”同样佳音频传:首批7个智慧停车场库上线公开测试,停车、寻车“不用抓狂”;嘉定远香湖畔新添的“城市会客厅”——乔山健康文化中心成“网红”;20多岁的浦东名人苑公园引入水生态修复系统后重焕新生……

这一年,上海的“增长极”隐藏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变化中。这背后的每一份激情,都是追逐梦想;每一次加速,都在渴望超越。


2024年2月27日,临港耀雪冰雪世界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在距离地面近百米处,一套屋顶缆车系统业已基本安装到位。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4月26日,北横通道东段隧道(黄兴路上层隧道)进行路面摊铺。这是全国首次隧道内无人摊铺设备的应用,也是隧道主线通车前的冲刺作业。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6月13日,正在进行热滑调试的17号线西延伸段列车驶过拦路港大桥。为了不影响白天正常运营,调试都在夜间运营结束后至次日运营前短短3个小时内进行。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6月14日上午,泰和路高架大修,高架桥面的老旧沥青正在进行铣刨,新旧板梁也在同步更换中。由于施工工艺的改进,大修工程并不影响另一侧车道的通行。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6月20日,浦东新区名人苑城市更新项目基本完成。项目团队历经多轮讨论试验,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引入水生态修复系统,还给居民一片清澈的湖景。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6月21日,上海市首批7个智慧停车场库上线公开测试。市民下载“上海停车”APP,在其中的“智慧停车场(库)”栏目即可进入查询页面,也可以直接扫描张贴在停车场内二维码,进入智慧停车场(库)页面,体验智慧停车。图为光大安石虹桥中心地下停车场内,司机可通过手机导航寻找车位。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2024年7月13日,作为嘉定区远香文化环10个建筑小品其中之一的乔山健康文化中心正式启用。乔山健康文化中心从空中俯瞰整体呈现“J”字形轮廓,不仅是乔山英文“Johnson”的首字母,也代表着嘉定的汉语拼音“Jiading”首字母。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2024年8月2日,在历经十年建设之后,北横通道实现全线贯通。今后来自中环或北翟路地道的车辆,按60公里时速计,30分钟内就可横跨长宁、普陀、静安、黄浦、虹口、杨浦六个行政区,到达周家嘴路内江路。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0月21日,方厅水院项目初现雏形。方厅水院位于长三角原点太浦河上,这里是沪苏浙两省一市行政边界交汇点,两座廊桥跨越太浦河、连通沪苏浙,是示范区地标性核心项目水乡客厅的“最核心”部分。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0月28,沪苏通铁路吴淞口长江隧道越江段实现双线贯通。沪苏通铁路太仓至四团段吴淞口长江隧道越江段为双洞单线水底隧道,总长度7.275千米。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0月31日,在轨交市域线崇明线东滩站工地基坑内,“宏润54号”盾构机刀盘面向洞口启动运转,并往陈家镇站方向缓缓推进,这标志着崇明线在崇明岛上的首条车站区间隧道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1月4日,备受关注的张园东区二期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大规模地下空间施工。为了实现文保建筑地下空间的开发需求,建工二建集团自研的自行走低净空钻孔灌注桩桩机投入使用,其高度仅3.03米。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1月13日,,随着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二期呼兰路站至爱辉路站区间上行线盾构机破土而出。该段区间盾构的顺利接收标志着18号线二期盾构区间全线贯通。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1月17日,在400余辆混凝土搅拌车、12台汽车泵连续施工40小时后,建设中的“浦西第一高楼”北外滩91街坊项目顺利完成近4万立方米混凝土底板一次浇筑成型,成功筑底。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1月20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主体工程正式开工。整个四期工程于2022年1月4日开工,预计于2028年建成。本次开工的T3航站楼是四期工程中的核心工程,主要包括航站楼及配套业务用房工程、航站区机坪工程等。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1月26日,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工程西岑站已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的安全评估,具备初期运营条件。新建成的西岑站屋面造型就像一把徐徐展开的折扇,象征着海纳百川、包容共济的上海城市精神。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2024年11月28日,随着最后一片网壳精准安装到位,G60科创云廊二期工程的“云顶网壳”顺利合龙。二期合龙后,整个云廊的云顶总长达1.5公里,展现出“云中巨舰”震撼人心的恢宏气势。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2024年12月26日,伴随沪苏湖高铁的开通运营,上海松江站同步建成投用。同时,该站成为沪苏湖高铁、沪昆高铁、沪昆铁路并站的大型车站,与既有的上海虹桥站、在建的上海东站形成了上海铁路客运枢纽新格局。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4年12月27日,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正式启用运行。该线的启用让上海两大机场之间的交通时间缩短至最快40分钟。图为2024年12月20日,机场联络线列车正在试运行。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版权声明

本站属个体站点,非官方网站。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系统自动采集,不保证其真实性,敬请自行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并请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联系QQ:1755043837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2024 年小学生时事新闻:不容错过的

    2024 年小学生时事新闻:不容错过的
    作为一名小学生,了解时事对于开阔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以下是2024年不容错过的时事要闻: 中国探月计划再创佳绩 2024年,中国计划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背面,带回月球样品。 这将是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集样品,有助于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化。 5G技术全面普及 5G技术以其超高速率和低延迟,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2024年,5G网络预计将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为智能家居、自动...
  • 陆军政委陈辉晋升上将新晋升,成为共和国第一位在军改后由少将直接晋升至上将的军官

    陆军政委陈辉晋升上将新晋升,成为共和国第一位在军改后由少将直接晋升至上将的军官
    近日,解放军重要人士调整,陆军政委陈辉晋升上将军衔,成为共和国第一位在军改后由少将直接晋升至上将的军官。 陈辉1963年出生,河南商水人,早年毕业于解放军南阳陆军学院合成指挥专业,历任陆军第81集团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副司令员,第78集团军军长,中部战区陆军司令员等职。2022年4月,陈辉担任陆军政委。 在担任中部战区陆军司令员期间,陈辉大力推进战区建设和改革创新,完善实战化训练体系,培养了一批实战化新型军事人才。他注重部队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建设成效显著。在...
  • 江森任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江森任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据中建南方投资消息,12月18日,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领导班子职务调整: 周勇同志不再担任中建南方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职务; 杨昌德同志不再担任中建南方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职务; 任命江森同志任中建南方党委书记、董事长。 本次职务调整是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关要求,并经集团公司党委同意后进行的。新任职的同志将带领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
  • 传播正能量之光,让生命之花绽放无际

    传播正能量之光,让生命之花绽放无际
    正能量就像一束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驱散阴霾,激发希望。当我们传播正能量时,我们就成为了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他人走出迷茫,拥抱光明。让正能量之光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生命之花绽放出无际的美丽。 正能量的意义 正能量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包括感恩、宽容、善良、希望和坚强。它是我们面对逆境时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它能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梦想。正能量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力量,它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好。 传...
  • 18. 正能量的灯塔:点亮通往辉煌未来的道路

    18. 正能量的灯塔:点亮通往辉煌未来的道路
    在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遇到迷茫和挫折。在这时,我们需要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给予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正能量就是这样的灯塔,它照亮着我们的内心,点燃我们的希望,引领我们走向辉煌的未来。 正能量的来源 正能量来自多个方面,包括: 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明天会更好,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乐观。 良好的环境:周围的人和事物对我们的情绪和心态有很大的影响。选择积极向上的人和环境,可以给我们带来正能量。...